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2年11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何南金中學 - 2022年11月

前瞻科技課程規劃 追求心靈卓越 鋪墊多元出路


佛教何南金中學一直緊貼時代發展,洞察未來世界對人才的需要,積極推行科技教育,透過普及化STEM課程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,激發對科技研究的興趣。馬寶紅校長在紮實的學與教基礎上,致力推動價值觀教育,幫助學生建立正向品格,培育能夠靈活運用所學,回應社會及國際需要的世界通才。

前瞻科技教育 設計校本課程

學校早於2005年已實行推動科學科技及機械人製作活動,更成立機械人研發隊,為對該範疇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提供精英培訓。馬校長表示:「機械人研發隊以製作人形機械人為主,學生利用伺服馬達及控制板,配合電腦編程組裝及控制每個關節,以模仿如跑步、踢球等人類動作。」經過多年磨練,校隊已達世界級水平,更曾兩度榮獲世界冠軍,研發成果備受國際肯定。

在具備深厚的創科根基下,學校銳意將科技教育推而廣之,成為普及教育項目,因而於2016年開設由科技科和科學科整合的初中STEM學科,藉以啟迪學生的數理思維及共通能力。馬校長表示:「初中STEM課程以機械人為主軸,以實作學習模式滲入電腦繪圖、電子積木等創科技能。這一方面有助啟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和學習動機,另一方面培養對不同事情都認真投入的態度。」與此同時,STEM學科積極聯合電腦科進行跨科協作,設計多個以「動手、動腦做」的新興課題,如立體打印、Micro:bit編程等,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、協作及解難能力 。

策劃「Robot in STEM」課程 獲推參與全國賽事

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及沉澱,學校已發展出成熟的STEM課程規劃。由李志宏助理校長、黃偉康老師及張志豪老師將機械人組裝知識融入校本課程,以機械人為主軸,讓學生以「動手做」的方式掌握STEM知識,匯合成「Robot in STEM」課程。課程除了在校內推展,更與超過20所小學結成聯繫網絡,分享《STEM教育規劃-Robot in STEM》學習套裝,帶動推廣和實踐新型科技教育。

不僅如此,「Robot in STEM」課程更在全港50份申請中脫穎而出,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推薦之五個成果之一,代表香港地區參選「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」。 馬校長解釋道:「『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』是由國家教育部舉辦,以表彰在教學中有突出貢獻,能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,取得顯著成果的團體和教師。」校內課程得以推展至小學教育,甚至獲得推薦參加全國大賽的資格,正正體現了教學團隊在課程規劃及實踐的優秀果效,幫助學生建構未來社會所需的技能。

成立創科中心 助學生發揮潛能

在校監何德心先生捐資及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下,學校於2021學年成立「何德心創新科技中心」,並配置高科技器材,為學生提供更優良而安全的STEM學習環境。中心內劃分多個區域,包括學習及製作區空間、競技和展示區域,既為學生提供發揮創意和實踐設計的學習場所,又能從展示創作成果中建立成功經歷,提升自信及促進交流。

整合教學資源 構建高效學習空間

學校抱着「每位學生都是可造之材」的信念,於不同面向都提供完備的學習支援,營造高效能的學習空間。在教學層面,學校善用成績分析系統,優化分班分組政策,同時額外聘請老師及助教以提升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效能。在初中階段,教學團隊引進分層課業,又會因應學生的能力和表現,不時作出組別「微調」,務求鞏固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基礎。而且,各學科亦進行跨科合作,每級設定不同學習經歷和活動,讓學生跳出課室框架,走進社區進行多元學習。另外,部分學科在規劃課程時已引入專題研習元素,以主題式學習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更深入探究,並藉此培養群體協作的習慣。

與此同時,學校開設多項課後學習支援,包括課後功課班、線上功課輔導及課後研習小組,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,時刻溫故知新。馬校長又言:「語文能力是學校尤其重視的發展重點,需要學生擁有高語文能力,才能夠在未來社會佔一席位。」有見及此,學校不僅安排學生到國際學校修讀Summerbridge英文課程,更資助中一至中四級學生報讀TOEIC課程,考取認可的職業英語證書,及早為學生打定穩固的語文根基。

推展價值教育 實踐自利利他

學校一直關注學生的價值觀教育,且以名譽校監覺光大和尚的訓勉育人︰「以智慧處事、以慈悲待眾、以信心學習、以樂觀做人」,馬校長以此演化「CARE」,成為培育心、靈卓越的人生目標。

We Care 關愛
Achieve 成就
Respect 尊重
Engage 投入

教學團隊結合生命教育與情緒輔導,以佛化價值教育課程、正念禪修,幫助學生學會抱持正面積極的態度應對一切挑戰,日後即使面對生活上任何困難,也能透過「正念」練習,學會掌握情緒管理,同時提升專注力與同理心。馬校長指出:「學校以情緖輔導理念為基礎,有系統地引領學生認識和關顧自己的身體、感受內心世界。我們期望全校師生都能以『正念』作為人生基本功,自利利他,關愛一切生命,配以多元化的才藝學習及正確價值觀教育,達至全人均衡發展。」

親身接觸社區 實踐正向品德

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中有所得着。在課程規劃上,公民組、倫理組重新審視班主任課內容,配合社會趨向加入共融尊重、正確交友、自愛自律等議題,以清晰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念。學校又會善用班主任節、早會、周會等時間,籌辦包含「正念」禪修的軟性活動,例如禪繞畫、瑜珈、花道等教育項目,讓學生全方位學會「活在當下,放下自在,關懷我心。」而且,學校更會舉辦不同種類的義工服務,包括服務長者、基層人士、流浪動物等,讓學生在運用所學貢獻社會的同時,掌握社會現況,促進對不同群體的反思。

鍛鍊未來技能 培養香港好青年

在2022年度的香港青年獎勵計劃中,校內4位學生—何寶榮、林癸鍁、劉權慶及潘志豪成為40位金章得獎者之一。他們於服務科、技能科、野外鍛鍊科、康樂體育科及團體生活科活動中均有傑出表現。例如在野外鍛鍊中學習計劃與實踐、團隊分工與合作,技能科則可發掘及培養個人興趣、社交、實用及工作技能,充實自己。學生透過各科的鍛鍊,不斷挑戰自我、更加認識自己。

全賴校內具啟發性的教學策略,學生的學業成績節節攀升。在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,校內學生在數、理、商科目成績合格率均高於全港,升學率更高至93.5%,當中一名學生獲理工大學以「SNDAS」優先取錄(全港只有百多人獲此優先取錄),是自有文憑試以來的最佳成績,充分體現學校建構多年的課程框架已能為學生帶來優秀的學習效益。

教育傳媒

馬寶紅校長 馬寶紅校長
佛教何南金中學一直緊貼時代發展,洞察未來世界對人才的需要,積極推行科技教育,透過普及化STEM課程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,激發對科技研究的興趣。 佛教何南金中學一直緊貼時代發展,洞察未來世界對人才...
學校早於2005年已實行推動科學科技及機械人製作活動,更成立機械人研發隊,為對該範疇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提供精英培訓。 學校早於2005年已實行推動科學科技及機械人製作活動,...
在具備深厚的創科根基下,學校銳意將科技教育推而廣之,成為普及教育項目,因而於2016年開設由科技科和科學科整合的初中STEM學科,藉以啟迪學生的數理思維及共通能力。 在具備深厚的創科根基下,學校銳意將科技教育推而廣之...
在校監何德心先生捐資及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下,學校於2021學年成立「何德心創新科技中心」,並配置高科技器材,為學生提供更優良而安全的STEM學習環境。 在校監何德心先生捐資及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下,學校於20...
在校監何德心先生捐資及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下,學校於2021學年成立「何德心創新科技中心」,並配置高科技器材,為學生提供更優良而安全的STEM學習環境。 在校監何德心先生捐資及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下,學校於20...
學校抱着「每位學生都是可造之材」的信念,於不同面向都提供完備的學習支援,營造高效能的學習空間。 學校抱着「每位學生都是可造之材」的信念,於不同面向...
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中有所得着。 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...
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中有所得着。 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...
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中有所得着。 學校從多面向推展價值觀教育,讓學生從認識到實踐的過...
全賴校內具啟發性的教學策略,學生的學業成績節節攀升。 全賴校內具啟發性的教學策略,學生的學業成績節節攀升...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